2025年10月19日的夜晚,細雨微涼,卻藏著滿滿的熱情。
來自德國與法國的同學們,跟著中華Fun心公益關懷協會的夥伴,一起從北科大出發,前往熱鬧的台北通化夜市。這群外國學生興奮地說:「感覺就像在參加校外教學!」他們準備好用味蕾與笑容,打開屬於台灣的夜市課堂。
在活動中,協會特別呼應「環保夜市」的理念,為每位同學準備了可重複使用的環保餐具與餐盒,讓大家在品嘗台灣小吃的同時,也能實踐永續行動。珍珠奶茶、糖葫蘆、燒烤大魷魚、地瓜球與臭豆腐的香氣在空氣中交織,手中的食物不只是味道的體驗,更是文化的橋樑。

🤝 文化交流 × 社區融合
夜市不只是觀光景點,更是台灣文化的縮影。德國與法國的學生在遊戲攤位上挑戰套圈圈與彈珠台,笑聲此起彼落。現場混合著中文、英文、法文、德文的交談聲,形成最真實的「多語共融」場景。
透過一場吃、玩、聊的交流,他們更深入了解台灣人親切、熱情的生活態度;而台灣學生也從互動中學會跨文化溝通,打開更多理解世界的窗口。這正是文化融合最動人的樣貌——彼此尊重、共同學習。

🌿 環保永續 × 行動實踐
這場活動也展現了環保公益的精神。Fun心關懷公益協會將「永續生活」的理念融入活動細節,提倡「少一個塑膠袋、多一份愛地球的心」。學生們學著用自己的餐盒、環保筷體驗夜市,許多人第一次發現原來小小的改變,也能讓旅程更有意義。
在熱鬧的攤位間,他們看見夜市轉型成為環保友善空間的努力——從減塑餐具到資源回收,每一個攤販都在為永續盡一份心力。

💖 雨中的溫暖時光
活動的尾聲,大家圍坐在攤位旁,一起品嚐象徵團圓的「冰火湯圓」。雖然外頭雨勢不小,但每一張臉上都閃著溫暖的笑。有人用中文說「好吃」、有人用德文笑著回應,語言交錯的瞬間,成了一種最自然的交流。
這場夜市行動,不只是一次台灣文化體驗,更是一場公益與永續的實踐。它讓外國學生在地體驗台灣的熱情,也讓我們看見教育、環保與社區關懷能夠融合在一起,成為一種持續發光的力量。




